【诗人名典】0891期 || 著名诗人叶文福的诗&唐 明的评论

2023-04-28

图片

个人专辑

图片

第0891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诗人:   叶文福


叶文福,当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944年生于湖北赤壁,1964年12月入伍。1969年发表处女作。1978年出版诗集《山恋》,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诗集《山恋》、《雄性的太阳》、《牛号》、《天鹅之死》、《苦恋与墓碑》。2010年出版散文集《收割自己的光芒》、2012出版《叶文福诗词选》等。作品被译为英、法、俄等多国文字。1981年诗歌《祖国啊,我要燃烧》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6年诗集《雄性的太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
1986年叶文福与北岛、顾城、舒婷等一同当选全国“十大中青年诗人”。2013年叶文福散文《家乡的河》荣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2014年叶文福荣获 “首届聂绀弩诗词奖”。 2015年叶文福荣获第二届《诗歌周刊》“致敬诗人”。2016年叶文福入选“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2017年叶文福荣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新诗百年杰出贡献奖。代表作《将军,不能这样做》《祖国,我要燃烧》。



2023.4.4

叶文福的组诗《祖国之恋》



祖国之恋


昨夜,梦中,我看见了你,祖国——

你是崎岖的山路上一挂木轮大车。

奴隶们拉着你,在泥污中艰难行进,

黄河,长江,是两条血泪的车辙……


你载着光荣,也载着屈辱,

木轮子吱扭着理想,低吟哀歌。

我拉不动你过多的丰碑和泪水,

我倒下了,你残酷地从我心头碾过……


祖国,我是爱你的……

我愿意仆倒,填平你路上的沟豁!

不要怕我痛,你压吧,你前进吧,只要是前进

——我是爱你的呵   祖国,我的祖国……

                         

1979,1,11,于北京



祖国呵,我要燃烧

                           

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

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

我立志做栋梁,献身于人类,

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


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

长呵,长呵,怎么也高不过峰头的小草。

我拼命吸吮母亲干瘪的乳房,

一心要把理想举上万重碧霄!


我实在太不自量了:幼稚!可笑!

蒙昧使我看不见自己卑贱的细胞。

于是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迎面扑来旷世的风暴!


呵,天翻地覆……

呵,山呼海啸……

伟大的造山运动把我埋进深深的地层,

我死了——那时我正青春年少!


我死了!年轻的躯干在地底痉挛,

我死了!不死的精灵却还在拚搏呼号: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呵——

我的理想不是蹲这黑的囚牢!”


漫长的岁月,我吞忍了多少难忍的煎熬,

理想之光,依然在胸中灼灼闪耀。

我变成了一块煤,还在舍命地叩打地狱的门环:

“祖国呵,祖国呵,我要燃烧!”


地壳是多么的坚厚,希望是何等的缥缈!

我渴望:渴望眼前闪现出一千条向阳坑道!

我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

“祖国呵,祖国呵,我要燃烧——!”

                     

1979,4,16,于北京



火柴 


可怜一家子

百十口

挤一间没有窗门的斗室


个个都渺小

渺小得

全家一个名字


个个都正直

站着   是擎天柱的缩影

躺下   是一行待燃的诗


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

每人   一生

只发言一次


光的发言   火的发言

燃烧的生命

高擎鲜艳的旗帜


明知言罢即死   

却前仆后继

谁都懂得——   


一次发言

是一生的宗旨

是神圣的天职


没有膝盖   不会下跪

既拒绝做奴才

更拒绝做主子


火柴——

伟大的家族

英雄一家子


莫说渺小

个个都是

——斗士


1982,8,1,   于北京

1983,3,15, 改于湖北蒲圻

2001,2,21, 再改于北京

2023,   3,   12,    三改于北京



我是母亲的晚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四十岁了

孱弱的病体驮不动我

心疼母亲,七个月我便来到人间

木盆里一只剥了皮的小猴

奄奄一息,我是母亲的晚子


我是母亲的晚子

是可怜的母亲的可怜的晚子

潺潺的血流冲下一块会哭的石头

那哭声,就像生病的小猫


父亲不喜欢我

母亲已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他要女儿

推开给他道喜的接生婆

他朝着木盆狠狠一脚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赠礼

我一生下来便是个多余

我是母亲的晚子


我是可怜的母亲的可怜的晚子

干瘪的乳房像空空的米袋

我咬着发黑的乳头

吸吮着寡清的泪水和叹息和呻吟


我是母亲的晚子

微弱的哭声不断发出死亡的预报

我也不喜欢这人间,时时想归去

要不是心疼你没明没夜地搂着我哭泣祷告

我是决计要走的,母亲


生我的时候,父亲六十四岁了

街上的风说,这堂客偷人

于是父亲揪着你的头发拖下床来

抡起拐棍一顿死打

——生我的第十八天


你是该打的

你是父亲买来的老婆

一个母亲死在破庙里的乞丐

父亲出一副薄棺材,于是买下了你

你不哭,你不喊冤

男人打这样的堂客你觉得是本分


父亲死了,你喘了口气

我还没长大,我是你的晚子

你把儿子栓在田畻的草棵里自己在田里插秧

我哭着叫着玩着兀自睡着了在田塍上

眼泪和汗水和绿眼屎糊得我睁不开眼睛

大蚂蚁群把我浑身咬得稀烂我睡着了在田塍上

我醒来时你挑秧去了,太阳晒得我昏昏沉沉

我把头伸到田里喝泥水我睁不开眼睛在田塍上

哭一阵喊一阵我又睡着了

父亲死了我长不大我是你的晚子,母亲


每天太阳从西边出那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你扛着我挥动小旗子欢迎南下大军

好长的队伍哟,我高兴得一颠一颠地

你是哭也流泪笑也流泪你怎么回事母亲


你背我到学校去报名读书

我哪里晓得破庙里的学校曾是你栖身的地方

你先到一间禅房里哀哀地哭泣

我哪里晓得外祖母就在那里去世

我要报名我拉你走想起来如何能不伤心,母亲


我是你的讨债鬼索命鬼三世的冤仇

天天读书天天放牛天天打架打得头破血流

惹得你夜夜边筛米边剁猪草边煮猪食边哭

凄厉的哭声夜夜把沉下去的太阳飘浮起来

三天一小病十天一大病好几次小棺材已钉好

要不是你哭得死去活来我是决计要走的,母亲


我是母亲的晚子

我是母亲的拖累

为救我这条瘦弱的生命

家里的破烂都变卖几净

为让我读几句作孽的书

母亲不得不忍辱流泪向人借钱


我是母亲的晚子

我是母亲的奇迹

我居然长大了

生下来就被父亲踢一脚我居然长大了

自己到山里推独轮车挣学费我居然长大了

一米四二的初中毕业生我居然长大了

在小学生的啧啧声中穿母亲的大围腰裤讲公开课我居然长大了

当老师还尿床我居然长大了

我给母亲将书里的故事母亲爱听

我第一次领工资全部交给母亲母子抱头痛哭

我是母亲的晚子

我是母亲的光荣和骄傲


长大了我却长翅膀飞了

儿子去报效伟大的母亲

疼煞了自己满头白发的母亲

我每天在枪托后面长一只眼睛望我可怜的母亲

我保卫天天流血的母亲想念天天流泪的母亲

你每天站在菜园里割一把韭菜割不断思念

夕阳拭你深深的眼窝里凝滞的泪水

夜风无声挽你衣袖,你痴痴地望

望着月光下儿子拐弯的那片杂木林


你等不得了

你凄厉地喊:崽吔,我等不得了

可是你不想儿子回来,你说

我的崽忙,不要叫他回来耽搁国家


母亲无数次救活了儿子

儿子却无法救活母亲

待得我肩一天风雪和悲怆归来

母亲已长眠在南山竹林

我像平田一郎趴在母亲坟头痛哭

我恨,我还未来得及回报母亲

未来得及回报奴隶的母亲

我恨,我是母亲的晚子


下辈子我还要你做我的母亲

不过我要做你的长子,母亲呵……

         

1986,大年初一母亲忌日于北京



山之歌


敢与高山对峙

你是山

我亦是山


静止

死亡

流泪

——是你


唱歌

奔弛

新鲜

——是我


你高

却无法将我踩在脚下

而我

可以在你头上舞蹈


你是皇冠

我是皇冠上的明珠

——没有我你便不能闪亮


你是坟茔

我是墓碑

——没有我你便无名

             

1986,2,23,于北京

     


大卫


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座山

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座高山

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座绝顶高山


我只知道我是一块石头


是造山运动把我拱隆出世的

是海水把我洗濯出来的

我不知道

只知道   浑浑噩噩地

我就出世了


贾宝玉出生时是嘴里含一块宝玉

我不是

我就是一块石头

一块赤裸裸的石头


风也摧我   如斧

雨也琢我   如鞭

雷也击我   如鏃

雪也压我   如小丑

我没有声音

我的喉管被张志新割断了


我一片一片地被侵略

我一块一块地被抢劫

我一丝一丝地被剥夺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自己是一块石头

我以为自己只是一块

没有知觉没有生命的石头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风雨雷电要在我身上劫掠的

正是我高贵的生命必须唾弃的

不抛弃这些多余

我就只是一块石头


抛弃了你们所要的一切

我抛弃的

正是你们要抢夺的

于是   我就有了生命

我就成了大卫


我就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山

我就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大卫


我就成了赤裸裸的大卫

我将被全世界善良的人们所崇拜

不管男人   女人   东方人   西方人   南方人   北方人

黑人   白人   

人人都思我   念我   爱我

你们   只有你们

都装着不敢看我

你们只敢在角落里做最龌龊的勾当

用伪善遮掩着猥亵的眼睛   不敢看我


但我已经知道

我是一条伟大的生命

我的赤裸告诉你们


我是大卫

     

2018,2,6,于北京三叶宫



家乡的河


家乡的河是两条如同臂弯搂着我的村庄的河

家乡的河是在村后柳林子里汇成一条河的河

家乡的河是录下了我童年的身影和歌声的河

家乡的河是再也看不见了的河

——小记


你在我身上流淌

你在我脸上活泼

一不小心,你笑

人们便说我笑出了个酒窝

——哦,家乡的河……


你在我身上流淌

你在我脸上活泼

我是你的万里江山

你是我的长江,黄河

——哦,家乡的河……


你在我身上撒娇

你在我脸上欢乐

我是你的柳树林子

你是我脚下那无数条小菜花蛇

——哦,家乡的河……


你在我记忆里活泼

你在我记忆里沉默

有一个地方,是你歇息的深潭

只有我晓得,那是我心窝

——哦,家乡的河……


你流成我的泪水

你流成我的脉搏

我一生流的泪,其实是你的春水

我一生流的血,其实是你的秋波

——哦,家乡的河……


你只是忙着浇灌

我只是忙着收获

许多该想起你的时候总是忘却了你

待得想起你,已是泪水滂沱,已是血流成河

——哦,家乡的河……


而今,不知是我在哭你

还是你在哭我

你的泪在我身上如此龌龊

我的血在你河床里如此混浊

——哦,家乡的河……


这世界,我只不过是个过客

有没有我,生活每天照样生活

可是,这世界要是没有了你

子子孙孙,这日子,该怎么过

——哦,家乡的河……


1986,8,21,于北京

2009,3,3,于北京三叶宫



琴台


琴台,在武汉汉阳,汉水之畔。相传是俞伯牙弹琴的地方……


江山易改情难改   三月   揖拜琴台

子期身死魂未断   伯牙   莫要悲哀   


弹冰击玉神韵   濯我卑污   洁我情怀

不是山里樵客   我是情魂   血肉成胎


岁月无情   五千年金戈铁马   血泪兴衰

琴台有信   着意弄高山流水   风清月白


莫道阳春白雪知音寡   且看潇湘水   楚山柴

越世弹江击水唱大风   我是血满腔   爱满怀


抚膺长啸   怒发冲星   不见贺兰山缺

低眉沉吟   大江东去   不见故人西来


歌魂恋琴魂   魂绕龟山   月凌乱……

沉思追忧思   思如江水   我徘徊……


汨罗湖畔怀沙   扬子江头送客   肝胆何赤

夜郎路上啼血   浔阳江头送客   其声何哀


律动无声   五千年   月沉泪海

宫商泊血   强依附   铜雀高台


汉宫娥   幽怨如丝   汉宫秋月……

李后主   清肠寸断   对景难排……


逝者如斯   飞了黄鹤   黄鹤楼徒立形骸

子期无觅   焚了焦尾   汉水滨空余琴台


江山易改情难改   

千古绝唱泪中来


何其哉

何其哉


我哭江水哭

我笑楚天开


我在苦思苦想

我在苦寻苦待


故乡明月在

该是故人来


故人来哟   乘风驭云来

故人来哟   挂帆骑鹤来


一曲清风明月   樵客听   神韵未改

大江惊涛裂岸   伯牙笑   笑逐颜开


子期纵死魂难断   伯牙   莫要悲哀……

江山易改情未改   三月   揖拜琴台……


哦   龟山……大江……子期……

哦   伯牙……焦尾……琴台……


1981,2,16,   于武汉

1981,3,19,   改于北京

1982,6,22,   再改于北京

1983,4,7,   三改于北京

1984,9,27,   四改于北京

1985,8,8,   五改于北京

1998,4,4,   六改于北京

     


脚印


没有昨夜一场暴雨

哪有路上这深深的脚印

脚印是高尚的重量   是高尚

赠与考验的礼品


任何记录都是伪善的化妆

唯风   唯雨

唯风雨中的脚印

是大自然对跋涉者捧送的倾心

               

1982,3,2,于北京



鹰之死


儿时   第一次听得那悲壮的故事

天宇便时时射出一点精灵


当衰老征服了曾经属于无畏的岁月

便悄然离开一切同伴和敌人

驾驭苍劲有力的孤独

将生命升华   升华   

向着最后的高度


突然


敛翅


一粒黑流星

砸向万丈深谷


英勇

果断

为一个英雄故事最后点睛


而今   我的翅膀也拍击着那个沉重的情结

我的天宇也寻觅着那一点精灵

                     

1986,10,17,于北京三叶宫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当灵魂开始巡游 当生命开始降落

当血液寻找江河 当心脏寻找心窝

当美梦寻找土地 当爱情寻找祖国

我悄悄地来了 在南方 一个村庄

我悄悄地来了 在我家的柴草角落

也许过于多情 也许过于急迫

我提前来了 提前点着了母亲的焦灼


什么都没学会 最先学会了挨饿

贪婪地吸吮 把母亲发黑的乳头咬破

当我离开母亲的怀抱 下地匍匐

饿着的肚子 感到了这里的土地十分温热

那时候不懂事 只知道那是灰呀土呀 

那时候不懂事 不知道这就是我的祖国

  

我学会了剜地米菜 挖蕨根 捡莲子儿

南方的山野湖野 给了我无穷的辛酸和欢乐 

我学会了挖莲藕 吃槐花 吃观音土

吃进去的苦难拉不出来 撅着屁股

母亲哭着用指头抠 用筷子一粒一粒地拨

我顽强地挣扎着 与饥饿和死神抗争

那时候不懂事 我以为是在热爱自己   

那时候不懂事 不知道是在热爱祖国


上小学的时候 在小镇上住集体宿舍

半夜一泡尿 尿湿了三个同学的被窝

一碗干腌菜 要吃一个星期 十七顿饭

小伙伴们互相匀着吃 菜很凉 心里很热

那时候不懂事 以为那就是生活

那时候不懂事 不知道这就是我的祖国


当我在深山里推独轮车挣学费上学

当全班都在吃饭 而我被告知已经停伙

当一节课45分钟 被我饿数2700秒

当我穿着母亲的大围腰裤讲公开课

当我在黄土高原啃着冰冻的窝头咸罗卜

当我骑着战马 在霍尔果斯雪线上巡逻

当我在大漠深处用浮沙和狂风掩埋战友

当我在天山 狂雪将帐篷和美梦一起淹没

我才渐渐懂得了 我属于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很贫穷 很落后 很野蛮

几千年兵燹匪祸 到处是虎穴狼窝

几千年专制 强者为王 假话真说

贫穷被骄奢掩盖着 高尚被无耻强暴着

召来了八国联军 召来了鸦片 召来了

甲午惨败 召来了圆明园的焚天大火

当我知道了这一切 我哭了——

——因为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当我的思想在天安门广场的花圈中诞生

当我在死囚牢里 夜半听铁镣鎯铛拖过

当真理像歹徒 夜半将我打翻在地

当我一怀似水之清白被批得焦头烂额

当我被批得焦头烂额 嚎啕着四处寻找

嚎啕着四处寻找却找不着我的祖国

当青春长出了白发 当笑声流出泪水

土地接纳了我 土地的馨香和温热

消融了我浑身的创伤 酸痛的折磨

生活好多回都以死相逼 但都熬过了懦弱

——因为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属于我的祖国——

我是一粒沙子 我的祖国就是一片大漠

我是一朵浪花 我的祖国就是长江黄河

我是一朵鲜花 我的祖国就是一棵发情的希望

我是一枚果实 我的祖国就是秋天 就是母亲

就是产后母亲的幸福和疲惫 妖冶和嫋娜

当我在笑 我的祖国就是春天 百花争艳

当我在哭 我的祖国就是隆冬 冰封雪裹

我的质量 就是我的祖国的质量

我的痛苦 就是我的祖国的痛苦

我的欢乐 就是我的祖国的欢乐

——因为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属于我的祖国——

没有祖国 我一文不值 我不能做生活的余唾

即使被祖国的不幸折磨致死 如同张志新

那也是我的祖国前进必得付出的代价 

即使被祖国的凶残当街示众 一如谭嗣同

虽扼腕而痛 那也是我应该拥有的生活

——因为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属于我的祖国——

我可以死 但我的祖国和祖国的希望永存

我的腐朽的尸骨能使祖国的希望更加肥沃

假如我能死一千次 我都要死在这里

祖国的前途 是我全部生命的价值和重托

假如我能生一千次 我还要生在这里

选择这里 是我的灵魂最庄严最崇高的选择

明天的太阳照样有我幸福的笑声

明天的月亮照样有我的温馨与柔和

明天的土地将有我和我的诗行的气息

——因为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以我的方式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以我的感情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以我的信仰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以我的思想爱我的祖国

是的 我以我的主义爱我的祖国

我的爱发乎我的心之灵灵之圣

我的爱没有铜锈没有伪善没有商标

我的爱能使那么多卖淫的的假爱原形毕露

也许 我因有此大爱而获罪 致死

即使钢刀架乎颈上 亦面无懼色

于是我可以骄傲地告诉明天的灿烂

在这个野蛮浅薄的年代 有一位诗人依然

依然如此深沉如此执著地爱自己的祖国


2007,19,15,于北京三叶宫



钓歌


1983年春,经过两年的批判之后,我被允许回家乡,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回京再接受批判。
在家乡几个月期间,我培养了一批诗歌作者。
一天,学生们到我家对我说:“叶老师,看您每天在家愁眉苦脸地忙着写检讨,心里很难过。我们商量好了,明天一起到湖野里钓鱼去吧。”我说:“好是好,可是我从来没钓过鱼……”他们说:“主要是想叫您出去散散心。所有的渔具我们都准备好了,还带了好多好吃的,在野地里吃两顿野餐。”
第二天一大早,天气晴朗,我们高高兴兴地去了。
我的家乡湖北蒲圻——现赤壁市——滨长江而南,抱赤壁之真,是出名的鱼米之乡。出得县城,到湖野。大大小小的水荡之中,有长江汛期涨上来却无法退下去的水,中有许多江鱼。我们十几个人围一大水荡而坐,撒下窝子,开始了紧张的钓鱼。学生中多有善钓者,不多会儿,便大大小小,皆有收获。大者尺余,小则寸许。而我,除了与学生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两顿野餐,一整天的紧张忙碌,却连一片鱼鳞也没钓起来。好几次,鱼都被我钓出了水面,还是逃跑了。
一直钓到傍晚,师生们才尽兴而归。这时下弦月出,月淡星稀,楚地苍茫,此心无舵。路上,学生们为安慰我,说:“叶老师,别着急,我们所有人钓的鱼都给您带回去,就说是您钓的。”我此时已是若有所失,似有所得,漫言道:“我才不着急呢,你们是俗人,钓的是鱼,我是诗人,我钓的是诗。”
   待得“诗”字一出口,忽忽然灵动如山之倾,海之啸,长时间淤积于心的愤怒、忧愁以及诗人的高傲、高尚和俊秀,一起如同火山之爆发,直叫:“梁必文,快拿笔,好诗来了!”竟在朦胧月下,在回家的小路上,朗声口占而得《钓歌》——几十年未改一字!


人生难得万事休,

卸戎装,

挂缨枪,

作流囚。

楚地蛮荒,

风雨任淹留。


半蓑雅趣,

一竿闲愁,

垂钓野马渡头。

忘却燕南夜话,

吐尽玉马烦忧,

宗元钓雪我钓秋。


山远,

水近,

鱼游。

射日好身手,

钓得一江水倒流。

此生谁料,

雄赳赳,

三十八岁退休,

笑看金鲤不上钩。


金鲤莫上钩!

莫看钓竿静,

丝线柔,

苇筒浮,

弩拔弓张,

水深处,

悬阴谋。


本该东海作鲸虬,

一旦命奔黄泉,

只为误吞一口。

可怜一生,

只供钓翁三盅酒。


钓得清风两袖,

喜欢满鱼篓。

我少一份丰收,

鱼多一天自由。


新月浮云海,

好行舟!

浑身还涌少年血,

一跃上船头。

纵横挥竿纵横笑,

一行诗,

钓满天星斗!


1983,8,30,于湖北蒲圻



到林子家做客

   并赠她与她的他(十四行诗)


进得这家   看见你的他

才晓得你为什么要写《给他》

假如你竟不写《给他》

你便不是他的那个她


人生其实是一个无底的谜

太多的成败悲欢无言以答

倘是每人都有个他作明镜

便能照见自己不朽的年华


重要是能生活在一起

几十年将一切有形化作无形

其实相守无言便是幸福

勇者的爱从不需要誓言回答


给他就给她   给她就给他

给她就是给自己   给自己就是《给他》


注:林子,当代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给他》。

         1988,1,15,于哈尔滨林子家中立就





诗人名典


一种词语表达的方式在传统与现代的范式下游弋


——论叶文福的诗歌形态在当下中的作用


文/唐 明



在当代中国诗人坐标中,提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叶文福之名可以说如雷贯耳。他1944年出生,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所写大量作品,拥有持续、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是“当代现实主义诗人——执牛耳者”。

叶文福的诗,在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择定中寻找支点,却又不受现代传统诗学的桎梏、囚困,而勇于开拓心性的本源及人性的真知灼见,在其固有的成绩面前不断迈进,并以充沛的感知力和对人间的觉识,于灵魂的写作性剥蚀当下生活的蒙敝、阻碍或樊篱。其自然的认知与觉醒在言词度量衡的载体下,以诗歌寓意深长的属性将语言的材料填充,而架构领悟的深度——在沉思和寻根意识与胆略中,总是挖掘灵敏的现实感召;用思想的反噬扣问灵魂下的肉身,通过尖锐批判、静态的观察、诗歌与词性的律动,保持一个思考者的焦灼和殚精竭虑。……诗人要求必然反馈于睿智的准绳,却得到深悔罪孽深重的体验;上下求索因此形成其词语表达的方式,自缚成为一个跋涉者的缅想,随时在关注眼前的畸变和趋势,他不构成诗人的镜中之境但必须触及内心的深刻。这种以叶文福等老一代诗人所具有的忧虑、担心、独特性与普遍性,在同样认知的地缘下扎根,并筑起一座高耸的堤坝,与天比肩。虽坎坷不平,却坚实锚固,不带任何的附带,更不图其它回报……

其性情通达,学养博识,宁静深邃而不拘于小节,仁厚耿直,宅心诚挚,古道热肠。诗歌俊迈洒脱洞悉干练,兼及传统与现代之间,语言表露出思考、坚毅、精致、纯粹,在冷却中蕴含蓄积着犀利尖锐果敢豪爽放旷,使之光明正大磊落顿扫,狂狷兼具。设句峻峭往往深藏虚盈,勾玉纳彩,不陷俗套;常有惊人之处,读之如行云扬溢似曲水流觞,虽无瑕不掩瑜决疵品之若鹜,乖张生趣,然非深精竭虑却不能逮,实属当时诗坊翘楚人物。其从表达现实入手而在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进行下一步检阅与发问,用诗艺的审视及特有的观感,在郁结人世的洞察中找寻逻辑。凭独立写作之意识震耳发聩,批判驳斥,崇仪扬赞;或以内心的拷问直视无碍,针砭时弊,或靠人间的冷暖自知褒贬并施,抑扬歧义。以诗学为念见正人生,在词语场中,佐证抒发人性的定律。

叶文福早期的诗作,习惯以明快的笔调反映工程兵战士沸腾的生活和美好的灵魂,走的是五六十年代部队诗人的基本路子。叶文福的诗歌在70年代的最后一年发生了风格的突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特征。这时期他的诗是生命激情的直接流泻,是内心深处奔突的岩浆的喷发。这种激情往往表现为对丑恶的无情抨击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这激情显示的是一种人格。从诗歌的审美风格看,它给诗坛带来的是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壮骨雄风;他不过分追求诗的含蓄,不愿意采取曲折隐晦的表达方式,而是袒露自己的情怀,一任感情流泻,汪洋恣肆。其常常表现出一种战士的献身精神,歌唱枪靶,歌唱避雷针,歌唱飞蛾。这些形象在其诗里都是以“自我”的方式出现。——历数其自然而然的半世,成绩勋功卓著,莫不记载着无声的尺轨与踪迹。其自1978年出版诗集《山恋》,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诗集《山恋》《雄性的太阳》《牛号》《天鹅之死》《苦恋与墓碑》等。2010年出版散文集《收割自己的光芒》,2012出版《叶文福诗词选》。作品被译为英、法、俄等多国文字。1981年诗歌《祖国啊,我要燃烧》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6年诗集《雄性的太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1986年叶文福与北岛、顾城、舒婷等一同当选全国“十大中青年诗人”。2013年叶文福散文《家乡的河》荣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2014年叶文福荣获“首届聂绀弩诗词奖”。2015年叶文福荣获第二届《诗歌周刊》“致敬诗人”。2016年叶文福入选“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2017年叶文福荣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新诗百年杰出贡献奖。代表作《将军,不能这样做》《祖国,我要燃烧》。如其在作品所咏(《脚印》):“脚印没有昨夜一场暴雨/哪有路上这深深的脚印/脚印是高尚的重量是高尚/赠与考验的礼品/任何记录都是伪善的化妆/唯风唯雨/唯风雨中的脚印/是大自然对跋涉者捧送的倾心”。

——唯现时代的步履在人生里,装入套中的人,避免玷污初衷。考量、测试、构成一个遒劲的意念,而脚印所指的方向在诗与远方,一寸寸挪移,该怎样赓续、延伸?思维抵近句式的修辞,又如何形成寄托、牵挂、炽热、柔情,为足印必达,慨叹什么?诗兴吟诵,管锥道义的精神和追求,一盏灯的脚印凸显繁星琐碎臼齿的痕迹,咬断来路的语句,逐渐构成一个语言的圈套。笃定定义出诗学问题,境界升华至有为与无境,人性弱点和扭曲,则背负着担当者的责任。

因此,我们说,叶文福的作品,是在一种词语表达的方式中,于传统与现代的范式下游弋,组成诗歌形态,自当下中的作用则是:语言表达能力的界限由逻辑走向逻辑,它坚实地切入词律外的咏唱,又在踏实的胸轮留下足音。决不蹈矩循彟,却也立竿见影,既讴歌又扣问,但是,唯脚力能达必以前驱者之路、厚实的终结,形成诘问,架构图腾下的中国——如葡萄粒般的步伐,他是一代诗人践行苦难的云游者……

如其在《因为我爱我的祖国》一诗言:“……我学会了剜地米菜 挖蕨根 捡莲子儿/南方的山野湖野 给了我无穷的辛酸和欢乐/我学会了挖莲藕 吃槐花 吃观音土/吃进去的苦难拉不出来 撅着屁股/母亲哭着用指头抠 用筷子一粒一粒地拨……”凡经历无数祖国苦难的人,霜与瓦,构成被淘洗的嘴,饥饿贫困,人世间的米缶和舌头,在双手握紧命运的石尖上作用于人性的天平,砌筑、剃光、漏下一个个诗意的念头。噬魂者的形象在种种迹象中,由此及彼构建词语的江山,被削弱的,将会存在,被诋毁的,必将永存!被打成印迹的错误必然纠正和匡扶,人性指南必定验证失毁的殷勤,而使世人懂得一个真理的抗拒,一次次被打击下的所谓坚毅,并毅然决然开始否定!

至使存在真理的一面始得招雪,妖娆盛开出花蕾,胜过约定的绽放。人生契约的光芒和荣耀,让诗人体验、服从,耻辱者反被耻辱反噬。一片丹心照耀着祖国,则构成灵魂的奏鸣曲、思想的忏悔录。如其在代表作(《将军,不能这样做》,选章摘句)中云:“……受人尊敬的前辈,/我是后之来者。/你我之间/隔着硝烟弥漫……”灰烬和火影在缭绕上升。而“……向旧世界猛烈扫射的手。/把抽在我脊梁上的皮鞭/一把夺过——”死亡跪下去,批判,在上升,其实它并不代表未来的声音,只是邂逅相遇才形成了有理由的垄断。于是,追忆历史与怀旧,在“一河如虎的浪山呵,/几根沉沉铁索……”中,必然承继乍现;挥之不去的梦影自解救者心上,构架一座铁链桥的胆颤及辉映。——强调罪与罚的节律,惩戒冰与火的审判!正如其《钓歌》(选章摘句)所言,“人生难得万事休,/卸戎装,/挂缨枪,/作流囚。/楚地蛮荒,/风雨任淹留。//半蓑雅趣,/一竿闲愁,/垂钓野马渡头。/忘却燕南夜话,/吐尽玉马烦忧,/宗元钓雪我钓秋……”

因此,其在词义反刍中维护,于一个特殊年代,似乎人人皆可以得而诛之,成为过往历史、政策、社会,被敲击的对象,乃为寓义被冤枉的元素和所谓经典诗的代言人!人人殊遇而不知奇葩与灾殃、损失及霍乱,欲倚何所依?再一次值得灵魂扣问。如一架自鸣钟有某个节点会成为滑稽戏或意识形态的牺牲品与闹剧,而一个自诩过来人,则明白其中的含义!长剑如秋水,斩来斩去,缠绵悱恻,妖娆、迅疾、猛烈……

诗人叶文福毕竟经历了一个时代,属于一种惯性的寄存、在场人、见证者、亲历人。其著名性是那个时代赋予的,而其诗性则具备一个荒唐、谬误、妄议、史诗的价值,故此生命性将永远存在并随时间延续更持久且不会被人遗忘,在诗艺诗学上构成史观两界的契说,迄今为话仍可谈机甚坚。而一部诗歌史,或具有过往与革命性、开创性,对于叶文福而言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更是历史所给予的责任。

诗评人简介


唐 明,著名作家、学者、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工作单位河南日报。其父唐戈民国北师大历史系毕业,曾师从于杰出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历任河南日报图书馆馆长、总编室处级检查员、第一张报纸审阅人,被誉为河南日报“全科百书”式人物、有河南报界“活字典”之称;而其舅父乃为著名史学家、安阳小屯殷墟发掘者之一:甲骨文出土重要见证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考古界十兄弟”之一尹焕章先生。其姑父周祯基,为国内著名国文教育家,周恩来之侄(叫周恩来七叔)。唐明先生,博古今通,南阳邓州人,生于郑州。出身于耕读世家;其祖出自尧唐氏,自元至民国均为书香门弟。著有《闻香识玉:中国古代女子闺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版)、《香国纪:中国历代闺阁演变》(人民日报出版社版)等书,长篇小说《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长短诗三千余首,另有《中国兵器史》《中国佛典钩沉》《中西方艺术史鉴》《词语的双翼-中国当代诗家百人谈-对话录》(与人合著)等作品。


图片





阅读8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