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帆 唱晚》 (外九首)

张卓辉(荷兰)
2024-09-18

ABUIABAEGAAgh8bRtQYouMfSQjDsCTibAg.pngABUIABAEGAAg4byytAYo-NTF8gIwpBQ4_Qc.png


刘胜利(韶关)


《归帆 唱晚》

张卓辉(荷兰)

(外九首)

——为一旅荷广州友人所摄[夕阳箫鼓笙歌起]题照


风和日煦人陶醉,

夕陽箫鼓几船归。

霓霞漫天帆影过,

渔歌唱晚春梦回。

良宵桌添玉冰烧,

艇粥热酬油炸桧。

我欲因之念羊城,

鹅潭夜饮故乡水。



[注1]   玉冰烧 为广东名酒,也含 五加皮、永利威、珍珠红(所在部队驻粤东兴宁地产此名酒)、从化三花、九江双蒸……[注2]   故乡水   羊城八景之一“鹅潭夜月”位置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大堂高瀑飞泻景点:故乡水 。

冯丹青(广州)摄于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满门忠烈,国家栋梁


《金秋》

曾生(广州)

望秋等秋已是秋,

炎熱未减酷暑留;

歲月無聲匆匆過,

時光飛逝不停留;

氣候無常多保重,

平安健康度金秋!


          (我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钢铁五连连长,曾任宁波某舰艇学院院长陈学才 书法)   


《秋日》

曾生(广州)

秋风送花香,秋雨催天凉;

秋蝉归隐去,秋叶慢慢黄;

秋高天气爽,秋景胜画廊。

秋天送问候,早安又吉祥!



叶富安(新西兰)



《秋声》

苏英群(北京)


秋意无声,天转凉。

菊花无声,味道香。

文字无声,情谊长。

问候无声,送吉祥!



《情缘》

张兰桂(广州)


群山相拥一滴水,

人生相

遇一世情,

心情相近一知己,

缘分结下一生情,

思念牵挂未间断,

祝福健康与平安。



吴中原(香港)摄于卢森堡大公国





《七古·中原访欧》         

张树良(北京)


东土西行啸欧州,

回想百年岁月觞。

借问星光何处是?

而今迈步笑黎疆!


《颂园丁》

刘耀行(广州)


敎师节日喜气腾,

社会合力颂园丁。

华夏复兴需栋梁,

先生耐心育学生。

春风化雨谆教诲,

立德树人作风正。

三尺讲台勤耕耘,

笑看桃李出英雄。

2024年9月10日教师节,刘耀行于广州。备注:园丁,先生,均是教师的雅称。


(邵洁珊香港    摄)



《芙蓉图》

刘胜利(韶关)



好诗配画丹青靓,

昨日芙蓉洞庭赏。

袍泽题图添新彩,

今朝荣宝斋贴堂。


《爱犬》

张卓辉(荷兰)


路遇浪犬施爱心,

翰士树良抚躬身,

禅意情撼土地翁,

作揖天庭二郎神。



荐图者为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开国将军吳纯仁之子吴晓春,曾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农业部门任要职。



《颂吴纯仁》

刘耀行(广州)


开国功臣吴纯仁,

坚信马列主义真。

终身服从党指挥,

南征北伐声威震。

为革命纵横驰骋,

士兵百战成将军。

功勋章立显英雄,

戎马一生为人民。


2024年8月7日下午,刘耀行于广州寄吴晓春战友。备注:谨以此诗致敬吴晓春战友的父亲吴纯仁将军。



《开国将军》

徐乐标(河北廊坊)


吴纯仁将军于1963年7月至1967年8月任陆军第55军第一副军长整整4年,后调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55军第165师末任师长孙秀银(后调任广东省汕头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写过一篇他敬仰的4位军长,分别是:陈明仁、吴纯仁、霍成忠、朱月华。

2008825日,我和历任过红一团政委、第163师政治部主任的杨绍华,专门看望吴纯仁将军,说明来意后,吳纯仁将军当即为55军将士传一书题词:“军旅情深,为国为民”!体现了他对55军的思念,肯定了55军官兵为国为民的情怀。在此,应向吳纯仁将军表示致敬!


《诗如歌》

黄善胜(广州)


问候如诗情意长,

祝福如歌曲悠杨;

留下昨天的微笑,

送上今天的吉祥。



张海燕(广州)摄于桂西南游见闻/崇左边景。边陲小镇宗左是中越边境,乘电瓶车沿途游览,方园20公里,一片田园风光,玉米水稻芭蕉林………。



《七律·秋临夜雨》

/张卓辉(荷兰)



芭蕉雨打水溅滴,

雏燕房檐噪未眠。

老酒半壶餸炸桧,

新茶两碗解呛烟。

月行蝉叫蔔槐树,

风霁蛙跳落荷莲。

饿马摇铃烦厩坐,

弼翁添夜草槽边。



【注明】南方唤作炸桧古名为油炸秦桧,北方叫油条。




这是作者张卓辉于2016年9月中旬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前留影:这儿是谋求欧洲乃至世界和平的圣地!!!那个三脚巨椅表示必须谋求平衡,否则大椅坍塌!!!


【作者简介】张卓辉70年代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曾任《广州年鉴》机电工业部类编辑暨《中国机械报》广东站特约记者。后旅居荷兰逾卅年。曾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人写作协会会员,8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一直为《广角镜》(香港政经论月刊,全国政协办的香港窗口杂志)专栏作者,《华人世界》(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主办,月刊)《广州华声》(广州市侨办主办)常年撰稿人和《华人月刊》(现为 《地平线》,香港侨联主办)专栏作者。现为《北欧绿色邮报网》(总部瑞典首都)驻荷兰记者,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著有《我国中小型造纸与制糖企业的热电联产》论文选编,《军垦牛田洋晨曲》诗选编,《巴拿马通讯集》,《旅西欧侨讯录》。《相遇美洲大桥》通讯集,《看五星旗越过马斯河桥》长篇报告文学发表在2021《欧洲华文文学》。其他形体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种平面(报纸刊物)和立体(网络,广播)刊物。暨秉承诗言志,诗抒情,诗演绎。


阅读32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