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青教授(广州) 摄影
《花非花.禅境》(外十首)
文/张卓辉(荷兰)
花非花,树非树。
俗道来,仙踪去。
原由尘世物皆空,
故此菩提因果悟。
【注明】
六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战友相聚•书怀》
刘耀行(广州)
建强伉俪出韶关,
南下广州战友探。
袍泽相见心激荡,
友谊深结续诗篇。
昔日军营同卫国,
自卫反击冲锋先。
今朝有幸重聚首,
琼露滿盏笑颜现。
2024年11月23日,刘耀行于广州“海城渔港竹溪名菜酒楼”,为战友周建强伉俪接风书怀。备注:“琼露”是美酒的雅称。
赵志刚(韶关)2024年11月28日,广州与韶关战友重逢韶关,摄于韶关马坝人遗址
《重逢韶郡》
陈雄(广州)杨汉波(广州)
一族英雄汉,半世同袍人。
夕阳无限好,壮丽享黄昏。
五十载重聚,陶醉酣韶郡。
话滔千杯少,忆青年从军。
2024年11月28日,广州与韶关战友重逢韶关(韶关亦称韶郡)
《战友颂》
刘耀行(广州)
韶城战友南下探,
广州同僚北上见。
双城兄弟韶关汇,
情真意切心头暖。
从戎至今半世逾,
兵哥兵嫂心相连。
今朝袍泽又重逢,
初心不改情谊沿。
2024年11月28日,刘耀行于广州寄友人。
周建强(韶关)
《袍泽情深》
刘耀行(广州)
韶关战友情谊深,
广州袍泽视亲人。
精心接待游名刹,
南华寺院忘凡尘。
岁月无痕一晃过,
众卿转眼皆白鬓。
佳肴滿桌玉液盈,
珍惜当下此生缘。
2024年11月28日夜,刘耀行于广州寄友人
(摄影者吴晓春为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开国将军吳纯仁之子,曾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农业部门任要职。摄于华南师范大学校园)
《小雪•闲吟》
刘耀行(广州)
小雪入冬人不懒,
宅家暖酒半日闲。
塞北已飘鹅毛雪,
南粤还是晴朗天。
凭栏远眺高楼耸,
高架桥旁角梅艳。
羊城四季花盛开,
黎民安居乐无边。
2024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刘耀行于广州寒舍书怀。
《七古·小雪》
张树良(北京)
小雪时节立柏松,
南飞大雁迹无踪。
诗魂远摄追云淡,
碎玉难飘冬絮浓。
幽怨未酬残夜客,
梦长难觅旧时容。
去年今日曾度步,
何处寻声笑暮钟?
注:小雪,友人来诗,以此复之。
我团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钢铁五连连长,曾任宁波某舰艇学院院长陈学才书法
《枫嗚深秋》
曾生(广州)
红叶披霜天已凉,
情谊深深心中藏。
问候依然天天有,
微信代我送吉祥。
《感悟》
黎玉庭(粤北清远)
时光,因懂得而美好;
岁月,因感恩而丰润;
生活,因知足而温暖;
生命,因珍惜而灿烂;
情谊,因真诚而深厚;
邵洁珊(香港) 摄于广州泮塘
《志向从医》
-- 藏头诗赞荷兰广州同乡会首位女会长谢红娥女儿王嘉璐新晋医学博士
张雨(荷兰)
王国华女多奇志,
嘉冕医学新博士。
璐梦妙手施回春,
赞叹甘悬壶济世。
《冬叶飘落》
刘胜利(韶关)
风卷残叶,舞动冬的序曲。
行人匆匆,踏碎一地寂静。
寒鸦归巢,啼叫穿云裂帛。
日暮烟霞,映照千年帝都。
宫墙之内,历史沉浮几许。
宫墙之外,人间烟火依旧。
冬叶飘洒,如同时光流逝。
京城依旧,见证岁月更迭。
2024年11月26日
叶富安(新西兰)
《婆罗门引• 莱茵河畔深秋》
张卓辉(荷兰)
晨堤漫步,柳浪闻鹊煽秋情。
海鸥俯吻波惊。
近看莱茵涛卷,百舸笛争鸣。
马羊婪草地,昂首摇铃。
麦田泛倾,舞镰即,库粮盈。
丰产年今又是,庄户心明。
山村兴旺,新岁来,早春喜开耕。
邀明月,吐露心声。
【注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莱茵河上的罗蕾莱之声圆舞曲》是极为出色的,它鲜活而神秘,不少青年们闻之起舞。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常年自由通航里程为700公里,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它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常年深水不冻的荷兰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Rotterdam),海上丝绸之路西端附近与荷兰第二大河马斯河汇合注入北海 ...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冯丹青 广州)摄于雁门关
【作者简介】张卓辉 70年代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曾任《广州年鉴》机电工业部类编辑暨《中国机械报》广东站特约记者。后旅居荷兰逾卅年。曾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华人写作协会会员,8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一直为《广角镜》(香港政经论月刊,全国政协办的香港窗口杂志)专栏作者,《华人世界》(香港华侨华人总会主办,月刊)《广州华声》(广州市侨办主办)常年撰稿人和《华人月刊》(现为 《地平线》,香港侨联主办)专栏作者。现为《北欧绿色邮报网》(总部瑞典首都)驻荷兰记者,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著有《我国中小型造纸与制糖企业的热电联产》论文选编,《军垦牛田洋晨曲》诗选编 ,《巴拿马通讯集》,《旅西欧侨讯录》。《相遇美洲大桥》通讯集,《看五星旗越过马斯河桥》长篇报告文学发表在2021《欧洲华文文学》。其他形体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种平面(报纸刊物)和立体(网络,广播)刊物。暨秉承诗言志,诗抒情,诗演绎。
作者张卓辉今年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凯旋门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