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游诗界 || 春天有约·罗广才

2022-12-14

吕游诗界

(总第420期)

图片

 
清明
——罗广才的诗

本期诗人:罗广才


        罗广才,1969年出生,祖籍河北衡水,《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京津冀诗歌联盟副主席、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天津鲁藜研究会顾问、河北省文学院第14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诗刊》《大家》《星星》《草原》《诗选刊》《作品》《诗歌月刊》《特区文学》等文学期刊和《中国新诗300首(1917—2012)》《中国诗歌精选300首》《读者》《书摘》等500余种选本和文摘报刊。诗歌《为父亲烧纸》《纪念》等作品广为流传,著有诗集《罗广才诗选》等多部。




○ 罗广才给我的这组诗歌,和春天有关,和清明有关,和纪念有关。生与死是一对孪生兄弟,来与走并没有约定俗成,纪念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罗广才的“悼亡诗”——我喜欢用“纪念诗”这个词,沉闷的气氛中多一点温暖——悼亡的目的终是要为了完成纪念,“亡人”从记忆中活过来。罗广才纪念的人不仅有鲁藜、伊蕾等这样的著名诗人,有不加注释,读者不曾听说的人——或是广才的朋友,或是掩埋进某个事件中的陌生人,“可不可以屏蔽所有死亡的消息/从起义兄你走的这一刻起”(《我想屏蔽所有死亡的消息》),也有他的亲人,“黄泉路上/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为父亲烧纸》),可见广才是如何的重情重义。

○ 广才的每一首诗歌都有着清晰的创作时间和地点。固然时间可以存在“谎言”,但是我相信绝大多数诗人标注的创作时间一定是真实的——或者说起笔那一刻的时间,或者是完稿的那一瞬间,创作时间的记录并不是为了标注诗人创作的速度——诗歌创作不是竞技比赛,就是为了记录下创作轨迹,便于查询。广才的创作时间不固定,尤其这些纪念诗,有时候凌晨完成,有时候午餐时完成,有时候在家里,有时候在奔驰的列车、飞机上……可想而知,一定是这些死亡的信息触动了广才,人生的感悟、深刻的记忆、内心的痛惜……会在这一刻闪现,与死亡合成一道闪电,照亮诗歌的天空。诗人必须是敏感、敏锐、敏捷的群体,才有可能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我想,这些人的死亡消息一定触动了广才内心那根敏锐的神经,才有了这些纪念诗。

○ 时值清明,纪念诗铺天盖地,如同打在烧纸上的铜钱,千篇一律却必不可少。我只选广才一人的诗歌,作为2021年“清明诗”专辑以飨读者,看中的恰恰是诗歌的题材、形式、情感的不同,相信你读后会有同感。有了这一组诗,我们就不用再写什么诗歌了,我们想表达的情感,都包含在广才的诗歌中。

○ 借助广才的这组诗歌,愿:生者安生,死者安息。





为父亲烧纸
黄泉路上
前后总是一种燃烧
小时候
父亲在前 我在后
细嫩的小手习惯了
父亲生硬的老茧
跟着走就是必然的方向
年少的迷惘像四月的柳
绿了就将春天淡淡的遗忘了
划个圆圈
天就黑了下来
黄黄的纸钱
父亲在笑 以火焰的方式
父亲一生节俭
我烧的纸钱没有留下一丝残片
这是通往冥间的邮路
这是炎热带来的凄凉
这是阴阳相隔的挂念
这是或明或暗的人生
女儿打来电话
好奇的问:
烧纸?是做游戏吗?
面对我的讲解 孩子呢喃
“那不行,您要是不在了谁给我买娃娃啊”
在女儿眼里爸爸是为她买娃娃的
在我眼里女儿是为我烧纸的
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
女儿释然
峤峤说:知道了
等我看不到您的时候
就烧烧纸 和您说说话
黄泉路上
总有一种希望
前后燃烧
2007.4

有多久了我未曾亲吻脚下的泥土
——纪念诗人鲁藜
我早以习惯眯缝着眼看这个世界
浪拍着浪 人推着人
闲暇的鼓浪屿。幽静的五大道
曾是大地上啼血声声
一波三折的旅程啊
有多久了?我未曾亲吻脚下的泥土
走惯了夜路自然不怕磨难
而你,湄公河一样弯曲的一生
却拥有最宽阔的腰!
榕树下,麦浪里
你生就直立的须发仿佛漠北的冰草
饮阴寒食酷旱,在盐碱和黑暗中汲取甘露的
诗人啊!你天生就懂得
你脚下的泥土
谁的脚在悬空
谁的心殷红着染黑断裂的桥梁
谁的心河里淌着污浊的泥汤
在灼烧如铁的柏油上
我这匆匆的过客
有多久了?我未曾亲吻脚下的泥土
任风飘摇的冰草
根在泥土的怀抱
就像当年在西贡码头
图蝇头小利却不缺斤少两
随风而动的冰草
有多少苦有多少泪
有多少恨有多少爱
都化作千年的那一丝颤抖
秆直立在喘息的生命的水波里
诗人啊!是你用茎中的血泪
滋润了 我脚下坚硬的泥土
所有的瘙痒可是疼的初恋?
所有的疼可是痛的婚姻?
所有的婚姻可是在伤亡中新陈代谢?
在血液循环中欢乐的人啊
有多久了?我未曾亲吻脚下的泥土
泥土是诗人的救赎
也是珍珠的脱胎换骨
最终“浮出彩霞的光彩”
挂在万里诗空
当我重新附身于脚下的泥土
——你的《泥土》
就像手捧着:一粒粒珍珠!

200953日凌晨一点初稿

2009.5.4定稿

读残疾过的弗里达卡洛        
风,扯着窗外的白杨抽搐
阅读,远比车厢的烟酒脂粉
更刺激灵魂
此刻,直达通辽
路上,弗里达卡洛在睡梦中死去
“我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
而且永不再来”
就像我坐着火车去奔波
又坐着火车 回家
执着和刚毅有那么高尚吗?
痛楚和无奈有那么悲哀吗?
风流和放荡有那么浪漫吗?
最终还是回到最初
“我没病,我只是整个碎掉了”。
2009.10.20-22
让一首诗告诉你后事如何
烟花三月,终有被折断的柳
抵达归途
岁月,从此孤帆远影
时光深处鸡鸣冲天
,不再是你的黎明
你一直在爱着、恨着、梦着、醒着
像腾空的飞鸟嘶鸣着季节
如今都不必要了,曾有过的只是空巢
进入
什么也看不见的,前世今生里
这是外炉
这是钢锭的冷静打碎
如果灵魂还没有走远
会痛,就像来时,母亲分娩时的痛一样
撕心裂肺
那时幸福,此刻是幸福的终极
没有两样
只是来时会含着乳汁咂摸沙场万里
只是此刻要身披柴油等待大漠孤烟
咣当一声,生命的大门发出声响
来时呱呱啼哭而来,门外多是笑声
此刻你不出声了,外面多是哭声
来时的笑声是水杯,杯里有水,水透亮
此刻的哭声是水桶,桶里有水,水有清也有浊
这世道,你就不用再感叹了
这就是燃烧岁月里最后的走廊
像置身草原,此刻的草原失火
累了,就不动了,随世界而动吧
烧到哪就是哪,也不争了
烧焦的肯定是毛发,毛发明辨岁月
吱吱响的会是皮肤,皮肤最知冷暖
剩下一双眼睛,看了一辈子了
真累
谢幕下框吧,让生命就此黑屏
彻底地洞穿
生命不就是一束火团吗?
来时,像个敲钟人,在人间叮咚咣当的
此刻,像个雪人,颗粒的骨骼吱吱啦啦的
让往事成灰,记忆太深,就像这碎骨头.
从同一个地方来,到同一个地方去
被一页纸,三两行,全写明白了
丢进纸篓里
那些坚硬的如史般的骨头
原本就是拼接的
只是历史这张纸放在温室里
比较延年
小小的锤头和接生时小小的剪刀
咔嚓或哐哐不了它
而你,
那时化零为整,此刻破整为零
这是生命的偶数
这是岁月的物理
你,也曾是个抵抗者,一度奋争
也一度打起白旗
你的心灵,可能都是失地
就像往事这一堆灰
化零为整时是被戴着口罩的人接出来的
破整为零时也是被戴着口罩的人送走的
那时先用被裹,那时一切都太软
此刻是用簸箕收,此刻一切都太散
散软就是一生了,这一生的聚散
是软软的

那时,其实也不完整,要随岁月成长
此刻,也无法完整,要象征性的装盒
只是那时委屈,无法摈除,一切带着真累
只是此刻轻松,轻装简行,三分之一的拥有就足够了
其实人生就是要丢掉三分之二的舍不得
就像所有的事永远做不满
就像所有的诗篇不能写满
而此刻,一首诗告诉你后事如何
想满,总还是留有空白
白成原色
2010.2.6

悼卧夫
会有多少人为你落泪,有声或无声
会有多少人为你悲伤,好人或孬种
我悲:你的预知生命
我叹:只能认了你的命
离开,是为了更早的回来?
嗯,带着伤走还是带着伤再回来?
赤裸着走,你留下全部衣冠
这行囊有多么多余,只有你知道
你放下了我们放不下的
你走出了我们还在走的 时间
卧夫,宋庄我不只你一个朋友
可是,宋庄我是回不去了
卧夫,你散步去了
我,闻到了幽幽花香
2014.5.10下午13:15于天津滨海机场
写在饮冰室
院里的树在,鸟在,时代的盲肠被割除后的
缝痕还在
室内的气息在,书香在,忧国忧民后的
叹息还在
家书在,温柔在,流水的
亲昵还在
一枚落叶一飞冲天或者
落叶痛失它的主人
绿过之后地漂泊
泥土或者海洋
有生长中的腐烂及波澜
喜欢晒月光的你
让更多蒙蔽着生活之尘和时代之霾的少年
睡去又醒来
还有多少时光迷失在院落
还有多少束手无策在呐喊中沉默
潮湿的年代已远
手写的词语复活:曾流失多年......
2016.5.31上午11:25于天津开往章丘的高铁上初稿
悼郭克兄
这一切都是真的。
大胡子老哥熄灭了手中的烟
熄灭了他躲来躲去的火焰
他,从灯笼罩里挣脱了,
像他的胡须那样固执
黑白相间,也黑白分明。
这一切是真的。
大胡子老哥脱离了手中的酒杯
脱离了纠缠不清的时间的流水
他,从水中站立成波涛
像他关注的养生
头头是道,最终还是被蒸发了
这一切是真的。
就像大胡子哥哥从来不相信什么是假的
一个知道忏悔的人走了,
那封写给伊蕾大姐的致歉信不知现在何处?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走了,
崔然说我们又少了一个嘘寒问暖的兄长
这一切是真的。
前几天我家丫头说高考压力如何大
我说高考没什么,我们天天面临高考
而大胡子哥哥啊,您竟然提前退出了
您将丢下了那么多“高考”的日子
那么多分布在并州和三晋大地
“高考”的日日夜夜
会被雪野、刘文青、赵树义他们
一一认领
2018.6.4中午12:55于沽上一番街寓所

有人说伊蕾还活着
——为诗人伊蕾送行
                           
一位从未说过可信的话的人,说您还活着
而这一次,我宁愿信他
多自由的灵魂都无法面对生死之迷
此刻您“住在光里”,您也赤着脚
在您母亲走过的 66年的长街上
在您的67的白衣庵胡同里“撞疼面庞”,
青石板陌生了童年,您儿时的草场
已是我们遥远的天涯
是的,“淫雨霏霏”已落在许多人心里
是的,“心中布满泥泞” 都通往最有底线、原则和操守的
活得像圣人一般的您所在的冰岛
是的,我们看到了:
“凤凰火起/我是穿裤子的云,/大笑着葬身自然”
是的,是的,您就是“
“没有国界的风/没有国籍的鸟/是上帝的千里鹅毛”
是的,是的,您此刻完成了:
“草地种在我的天堂/在我的前额种植你的阳光”
寒雨晚来风,是疲惫不堪的
大姐,我守得住一夜灯火
倒流的血液,充血的耳道
因您的停留而停留
没有您的绿衣衫摆动
这世界就毫无色彩
一朵花的盛开和枯萎都是一样的
大姐,您就像不向阳的葵花
有许多雨露阳光。
大姐,我仿佛看到您正趴在床沿
在宋庄通透的房间悠闲的四处张望
作为节外生枝的草木
我们很多人不舍记忆
大姐,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也活不过太久
跟活着比,一切都是死的
跟您比,就不像活着
儿时的油灯已熄
伊蕾诗歌的星空刚刚亮起来
大姐,您安详在冰岛
所有的诗歌都无法把您接回来
2018.7.14上午10:24于沽上一番街寓所
注:带引号的句子分别来自伊蕾的诗作《伊蕾三唱——给妈妈》《大自然咏叹调》。
清明
清风沾墨,杨柳作画
往事点苔,清明的山水
轮廓清晰
宽的窄的、薄的厚的
一幅画的岁月
不见褶皱
许多人就此站立
离开。这样的阅读
始终是肃穆的
父亲在这幅画中若隐若现
他穷极一生,只作了
画中人
母亲已是88岁的孤儿
我是劳心费神努力地活着的
黑发人
我的爱人呢?她的唠叨
让整个春天都聚精会神
没有哪个春天会拒绝被搀扶
女儿熊熊燃烧的青春里
我还是个过客,是最终
想躲开吹散的那团灰烬
哥哥姐姐们还是习惯
回忆穷得疼痛的旧时光
讨论如何照顾母亲的新话题
三三两两的还是
志同道合或不合
走远的,眼前的那些朋友
清明,是岁月安插在这世上
万事可清,万事可明的
调和者
2020.4.2下午1418初稿于沽上一番街寓所
我想屏蔽所有死亡的消息
会是这样的:走到高处去就好了
什么也挡不住你的眼睛
不会是这样的:你死了,剩下的日子
我在等死
也许是这样:阴阳相隔
才想一生
有时会这样:在时光的断流里
和苦难握手言和
还会是这样的:总是忘记带伞的
那个人,放下荣誉的光环
我开始老了。底片无踪
跳来跳去的
开始迷恋上恋石树
人不能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树可以
而你的诗你的妻小你放下的那些所有
还紧紧地抓住岁月这条老根
可不可以屏蔽所有死亡的消息
从起义兄你走的这一刻起
……
2020.11.6中午12:51于一番街寓所



图片


阅读8
分享
写评论...